跳至主要内容

陈孟哲的文化坚持

现今这个科技时代,要做书店这行真的很不容易,更莫要说对文化事业的长期坚持。但我们从台湾《诚品书店》的成功例子看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本会的荣誉会长,也是新加坡青年书局的创办人陈孟哲老先生,可说穷其一生,为了对文化事业的坚持,其百年大计之谋略就具有胆识与前瞻--以商养文,这似乎也与台湾诚品书店经营的策略不谋而合,而彼此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推广文化事业尽一份社会力量!
只有了解历史,方能展望历史,就以本篇做为对本会荣誉会长陈孟哲先生,表示一份的敬意。以下转载一篇曾刊载在联合早报的访谈文章。

标题:青年书局创办55周年 九旬创办人立百年大计

陈孟哲:“我对书店和出版社很有感情,它使我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虽然近年来,青年书局和同行一样,面对本地华文阅读人口大量流失的困境,但即便长期处于“惨淡经营”的局面,一手创办青年书局的陈孟哲老先生也从未有结束营业的念头。值创业55周年之际,他已对青年书局日后的营运方向与出版计划立下“百年大计”,他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青年书局将继续稳健的走下去。本地老字号华文书店青年书局在来临的9月,即将踏入创业55周年,一手创办青年书局的陈孟哲也已是90高龄的长者了。自1955年创业以来,至今,陈孟哲仍然每天早上到书店巡视。虽然,近年来青年书局也和同行一样,面对本地华文阅读人口大量流失,营业不易的困境,但即便长期处于“惨淡经营”的局面,陈孟哲从未想要结束营业,而是每月投入一大笔营运费用,维持书局的持续运作。陈孟哲最不一般的是,尽管青年书局面对长时间的入不敷出,但自2004年开始,陈孟哲即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热情与决心,重新启动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出版部门,并在这6年,持续出版了超过200本书。在青年书局创业55周年之前,陈孟哲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他已到了必须退休的时候,但基于自己对书店与出版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情感,日前已对青年书局日后的营运方向与出版计划做出具体而妥善的安排,不论是门市、出版经费或是人事安排上都有所部署和安置,换言之,老先生已为自己一手创下的青年书局,计划周全的立下“百年大计”,他希望,青年书局不仅是走过漫漫55年,在将来的日子里,青年书局也将继续稳健的走下去。投资长期发展陈孟哲和太太陈金凤育有儿子陈锰,女儿陈镁,一双儿女都各自建立起自己的事业。陈孟哲目前也是上市公司自力资讯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那是他与儿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创下的资讯系统公司。陈孟哲说得明白: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青年书局必须继续走下去,他因此准备了一笔资金,作为青年书局的长期营运与出版经费,他不愿透露金额,但强调,这一笔钱足够让青年书局长时期发展下去。陈孟哲说:“我对出版是很有感情的,它使我建立了自己的事业,过去我因为青年书局和出版事业赚了钱,又用赚到的钱投资房地产,结果房地产投资又给我赚了不少钱,有一些投资的回报甚至高达好几倍,做人要饮水思源,现在我有能力,更应该对文化与出版事业做出回报。”90岁的陈孟哲,谈话内敛低调,回首这超过半个世纪以来青年书局走过的道路,他一点也不夸大其词,却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一份满足感。南洋大学开课 造就青年书局由于父亲陈岳书为上海书局创办人,经营书店业对陈孟哲而言属于“家传”事业,从小在书堆中长大的他,至今仍以缅怀的语气说:“我小时候就住在上海书局楼上,对书本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小就觉得,开书店比较有机会接触文化人。我从小就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可以延续父亲的事业,接下上海的生意经营书店,除了开书店,我好像没有其他兴趣。”出生在温州的陈孟哲,7岁那年随家人自中国到新加坡来,中学时代北上槟城钟灵中学就读,毕业后陈孟哲原本已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但时逢日本占领上海,当时上海等沿海城市的高校合并及西迁,陈孟哲也随同学校师生避难到了坐落在浙江丽水的战时大学“英士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陈孟哲回到新加坡,最初在上海书局帐房担任管理员,之后有一段日子担任上海书局经理。1955年,因为和家庭成员意见不合,陈孟哲离开了上海书局,随后在小坡创办了青年书局。在陈孟哲打算自立门户的时候,正巧小坡有一家“黑猫书店”出让,要价3万元。陈孟哲说:“我当时拿不出这笔钱,是向我父亲的一位好友陈来昌先生借的。陈来昌经营一家万兴木器公司,从小看我长大,对我有感情,当我向他开口时,他一口就答应下来,青年书局也因此能顺利开门营业。”陈孟哲由衷地说道,青年书局创业后能够顺利找到立足点,并且还迅速壮大,很大的原因是碰对了创业时机。他说:“青年书局创立的1955年,正好碰到南洋大学开课,那时候,每到周末,许许多多南大学生就会从云南园到书店集中的小坡买书,当时许多华文书店经常挤满了南大学生,在那些年,青年书局每逢周末假日,尤其是挤得寸步难移。”陈孟哲说:“我因为是大学生,知道大学生需要一些什么书本,为了应付学生的需求,一开始时我就从其他书店的货仓里搜寻到一些原本很冷门,不被留意的书,这些书很适合大学生,过去南洋大学还没开课时根本无人问津,但南大开课后由于学生们的需求,一下子就有了需要,青年书局就从那时候开始垫下了营业基础。”出版文艺丛书找到立足点创业三年之后,青年书局又有了新发展。1958年,陈孟哲决定跨出门市业的局限,开始了出版事业,作者群包括当时新加坡一群极负盛名的作家和学者,如大名鼎鼎的韩素音、李星可、杏影、苗秀、林参天、韦晕、连士升、邱絮絮、赵戎等。熟悉过去新马文坛的人肯定不会否认,青年书局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后出版的大量本地作家文学作品,对本地文学的发展起了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提起当年出版丛书的原因,陈孟哲说:“当时的林有福政府曾经一度禁止中国52家出版社的出版物进入新加坡,这直接影响了本地华文书店的新书来源。当时,我太太陈金凤在华侨中学教书,和作家李汝琳是同事,有一回,我们谈起了新书来源面对的问题,李汝琳当时就向我们建议,不如出版本地作家的作品,他还答应帮我们联络作家,邀请作家提供作品,在他的帮助下,青年书局就在那时候开始了出版工作。”青年书局首先推出李汝琳主编的《新马文艺丛书》,第一辑面市后反应很好,接着很快的又出版了第二辑和第三辑共36册;随后出版的《南方文丛》至今仍叫老一辈文化人印象深刻,文丛收录的名家作品都是一时之选,包括曾经旅居本地的中比混血作家韩素音的长篇小说《青山不老》、杏影的《书与人》、林参天的《浓烟》、连士升的《名山胜水》、苗秀的《火浪》、韦晕的《浅滩》、李星可的《快艇》等。除了《南方文丛》与《新马文艺丛书》两种丛书之外,青年书局也在那十余年中,接连出版了《新马戏剧丛书》、《南国文丛》、《亚非丛书》、《南洋民间故事丛刊》、《教育丛书》等系列丛书,书种从文艺、学术到历史、地理等类。 其中《亚非丛书》邀请著名历史学家许云樵担任主编,出版的史地人文书籍包括许云樵的《马来亚丛谈》、《马来亚史》、《天竺散记》、《欧非胜览》、《史学通论 》、《新加坡一百五十年大事记》等。陈孟哲说,这一系列丛书的出版也因为南大开课的关系,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有些书由于销量可观,还出了第二版。对于陈孟哲的热心出版,已故作家李汝琳在一篇写于1962年的《关于“南方文丛”》写道:“站在作者和读者的立场,我们不能不敬佩青年书局主人陈孟哲先生的决心和毅力,没有他这种巨大的魄力,这套丛书根本就无法出现。不要说整套的丛书,就是零零碎碎出版一两本,也不是容易的事,只要看看《火浪》和《热瘴》,都是冷藏了十年、二十年,还没有出版的机会,就可以明白。”在另一篇《一套丛书的诞生》,李汝琳又写道:“陈先生是把它当作事业来看待,完全不去计划成败得失,他的热情和毅力,使我得到了不少的鼓励。”

转载自早报网报导(2010年8月28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温州市长张振丰访问温州会馆 09-04-2023

  温州市市长张振丰于 4 月 9 日上午到温州会馆进行访问。张市长形容这次对具有“百年历史”的温州会馆的访问,是他到新加坡的一大收获,不虚此行。他盛赞“温州会馆”是旅居南洋温州人的金字招牌,对温州会馆历尽“百年风雨,不忘初心”,全心全意地为新加坡温州同乡服务的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 温州会馆会长张锡有在致欢迎词时感谢张振丰市长在百忙之中到访,致以万二分谢意。张会长向到访嘉宾介绍新加坡温州会馆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温州先贤在 1923 年组织“同乡会”为同乡谋福利; 1938 年创办《侨南公学》教育同乡子女; 1953 年在三龙路购置新会所庆祝成立 30 周年等等。今年适逢温州会馆创建百年,温州同人将秉承先贤的祖训:同心同德,勇往直前地为另一个百年的目标前行。 张振丰市长(右 2 )赠送纪念礼物给温州会馆会长张锡有(左 2 )            温州会馆会长张锡有(左 2 ) 赠送纪念锡盘给 张振丰市长 (右1) 张振丰市长这次带领温州市人民政府机构,以及辖属的十二个区县的领导到新加坡访问和招商,包括温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陈宏鸣,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周俊武,温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贾黎春,温州龙湾区区长夏禹桨,温州洞头区区长何莉平,温州平阳县县长孟晓宾。浙江省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处主任侯亦丹。 新加坡温州会馆的代表有张锡有会长,赵志栋副会长,吴定舜荣誉会长,李秉蘐名誉会长,李大陆名誉会长,余蒋江名誉会长,林亚弟名誉会长,以及十数名董事。到会的还有前国会议员王家园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两位博士后余康、王思思和上海复旦大学的吴松弟教授也受邀参与盛会。 温州会馆董事葛志民也代表他的父亲葛清春名誉会长,捐赠一幅二百多年的古画给世界温州人博物馆。            温州市长张振丰为温州会馆《百年纪念特刊》题字留念。                                                                                                                                             温州市长张振丰(右4)和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左3)及新加坡国立大学                 的博 士生合影留念。 温州市长张振丰(前排右 5 )和出席盛会的新加坡

温州市投资促进局访问温州会馆

 【温州市投资促进局访问温州会馆】 2023年3月22日上午10时,温州会馆迎来自2020年疫情爆发后,三年以来的第一个“海外友好访问团”。 温州市人民政府“投资促进局”一行三人,在副局长项晓女士的带领下,到温州会馆访问,并举行投资座谈与交流。 随行的有温州市国际交流中心陈丽梅主任,以及温州市招商中心服务科方圆科长。 温州会馆派出了10位职董理事参加盛会,欢迎温州市访问团的到访。他们是:荣誉会长吴定舜,名誉会长李大陆,副会长赵志栋、副会长葛清松,正总务郑金鹏,副总务赵伟杰,正财政张大卫,正中文书郑重鸣,副中文书郑曙芳,交际余心源。 郑重鸣担任 座谈会的司仪。 三江会馆会长兼温州会馆名誉会长李秉蘐,三江会馆总务兼温州会馆名誉会长余蒋江也受邀出席了座谈会。 新加坡浙江商会也派出三位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他们是李国生会长,萧赢和张玉洁。 司仪郑重鸣介绍温州代表团嘉宾 赵志栋副会长代表温州会馆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特别感谢温州市投资促进局和项晓副局长的到访”。 他指出过去多年来,温州会馆与温州市政府机关和民间团体都有很好的互动。他衷心希望这种友好联系与情谊能够源远流长地维系下去。 他也希望通过这次的座谈会,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温州市的未来发展宏图。    吴定舜荣誉会长代表会馆赠送纪念锡盘给    项晓副局长 温州市投资促进局项晓副局长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温州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战略”: 温州将以“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定位,打造成为全球华商华侨云集、创业创新创富的城市。 项晓副局长也在座谈会上畅谈温州市的“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包括: 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件、泵阀 。及“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 。       项晓副局长在座谈会后与全体温州代表合影 座谈会结束,副会长葛清松和副会长赵志栋在新加坡游泳会“玉凤楼”宴请温州市访问团。宴会上宾主以亲切的温州乡音交谈,散发浓郁的乡情,宾至如归,宾主尽欢。 温州市投资促进局访问温州会馆之行,到此画上美丽的句点。

2023--2024 年度职董理事会

  新加坡温州会馆 2023--2024 年度职董理事会成立 在2022年12月4日截止的为期一个月的职董理事会会员选举终于拉下帷幕,共有43名会员在初选中脱颖而出,包括3名年青新候选人中选,他们是: 葛志民、张维禄、郑建尧 。 2022年12月18日,43名中选的候选人进行内部投票“复选”,投选出领导温州会馆的新一届职董理事会成员,包括22名理事及21名董事。 2021至2022年度职董理事会的会长 张锡有 众望所归,再度高票连任新一届职董理事会的正会长。2023适逢温州会馆创立 100周年 ,新一届职董理事会将肩负 庆祝百年庆典 的重任。 2023至2024年度的职董理事会名表如下 : 正会长:张锡有 副会长:赵志栋、葛清松 正总务:郑金鹏 副总务:赵伟杰 正财政:张大卫 副财政:余承聪 正中文书:郑重鸣 副中文书:郑曙方女士 英文书:李易伟 监察:吴定舜、余蒋江、李大陆、林亚弟 交际:陈延洪、余心源、葛志华、金明德 调查:朱臣喜、陈冠亨、朱景定、欧阳东顺 董事:金宗华、葛清春、李荣华、翁祥兴、           王步良、吴存盛、余柏华、余必毅、           余圣华、余胜福、余承桃、余世桃、           邵松和、谢美柳、 陈    红、郑孟康、           郑松华、张林芳、 葛志民、张维禄、           郑建尧 新一届职董理事会将在2023年1月7日(星期六)举行就职典礼。 开启为期两年的任期,从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