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3

海外第一馆--新加坡温州会馆(转载)

 

帆闯南洋温州人 创办海外“第一馆”

——访首个海外温籍侨团新加坡温州会馆

时序已是初冬,可在新加坡,炎热得无丝毫凉意。
循着白咖啡的馥香走进新加坡芽笼37巷7号,一座古朴的二层庭院式建筑出现在眼前,青砖、黛瓦、白墙、木窗,不施彩绘,本色淡雅,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同乡热情地迎出门来,带着同样熟悉的笑容,让人宛如回到童年祖屋。只是同乡们少小离家,如今个个都已“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了。这里,就是已有86年历史的新加坡温州会馆。而这也是温州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民间组织。
11月16日,记者在这间会馆,见到了一批当年只身闯南洋的温州人和他们的后裔。

第一代人】

一把斧子一个铁锤下南洋

  “父辈们什么都没有,就提着一个工具箱过来了,里面是一把斧子、一个铁锤……”说起闯南洋的历史,现任温州会馆会长陈冠亨笑言。
这段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据称,当时三名来自温州永嘉的木匠南渡到新加坡谋生,相继而来的温州人日益增多,至1915年已有90余人。
早年下南洋的温州人,无法与当地的英国移民厅官员讲清楚籍贯,只好说是上海人。由于他们大多数在上海学过手艺,因此他们开设的木器家具店也挂上了上海木器的招牌。
“当时生活条件困难,谋生不易,于是常有大小冲突发生在同乡之间或与外省人之间。需要有人出面调停。”陈冠亨说,德高望重的乡贤陈岳书先生就常出面调停此类纠纷。1923年,为寻求同乡的团结与互助,及谋求同乡的福利,金天放、陈岳书等人发起创办了“温州同乡会”。同乡会于1931年易名为“温州会馆”。据市侨办统计资料显示,这是温州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温州籍侨团。
会馆最初设立于新加坡惹兰勿刹150号,1931年迁至华丁路20号楼上。
那时,很多南来的温州木工到了结婚的年龄,回返家乡结婚育子。1956年之前,殖民地政府允许本地人申请,让在中国的妻子和年幼孩子来新加坡团聚,很多温州孩子便跟着母亲南来。他们长大后,多数跟着父亲学做木工。
已年近花甲的会员陈延洪,当年就是这样来到新加坡的。“13岁的我跟在父亲身边,做木工十多年,直到结婚后才又去荷兰开了餐馆。”他回忆道。
于是那十年间,同乡人数激增,至1966年已有5000余人。会馆场地便捉襟见肘,此后,在大家的慷慨倾囊之下,温州会馆募捐集资购下现位于芽笼的馆址,于1971年迁移过来。
历经86年风雨的温州会馆,为温州同乡、也为社会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他们给年迈无依靠的会员设立福利互助基金,发扬爱心设教育基金,让品学兼优的同乡子弟申请助学金、贷学金及奖学金,为造就栋梁人才尽点绵薄之力。他们还于1927年开办瓯江公学,后又开办侨南公学,后来由于教育普及以及社会环境变迁,才停办学校。不仅如此,对于家乡教育事业,他们亦鼎力相助,为温州大学捐赠了教学大楼。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组织捐赠,专程送到国内。

第二代人】

当年从小木匠纷纷华丽转身

  温州会馆最热闹的日子,是每年农历六月十三。
这天是鲁班的诞辰。由于在新加坡的温州人大多数从事木器业的,因此会馆按照习俗供奉鲁班,将鲁班诞辰日定为温州会馆的会庆日。
温州会馆副会长郑孟钒介绍,每年的这一天,本地温州人都会聚集温州会馆,先把先师神像由二楼请下礼堂,奉上祭品、香烛;下午则举行会员大会。当晚的宴会,700多户会员(新加坡温州会馆的会员以“户”为单位计算,一个家庭只派一个代表入会,但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是会馆会员)基本都来参加,大家济济一堂,热闹又温馨。会馆总务林亚弟说,早年鲁班诞辰,温州同乡开设的工厂都会休业一天,“在其他工厂工作的乡亲都会请一天或半天假赶去参加庆祝仪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从事木器业的乡亲已大大减少了。1920年前后新加坡本地温州人95%是木器师傅。上世纪50年代会馆调查发现,以木器业为生的会员仍在90%以上,转变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
1963年印尼对抗马来西亚,导致经济不景气,当时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的成员之一,经济不免受到影响,并殃及家具木器业。加上机械化的发展,更直接打击了讲究手工技术的温州人木器业。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改行,转向柚木、三夹板、建筑,甚至饮食业发展,其中进军饮食业的占大多数。
曾任温州会馆副会长的吴定舜说,在上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约有二三成温州人远赴西欧,投身于饮食行业。吴定舜就是其中一人。
现任副会长陈建汶说,“随着年青一辈温州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父辈财富积累的增加,促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转型。比如我,就转型做了金融业。”这样的变化,在1983年的会员调查统计中也得到证明。调查显示,从事木器业的会员百分比已降到40%至50%之间,而出现了不少饮食业经营者、工程师、会计师、律师、技术顾问、医生、经理、技术员、军官和公务员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这种职业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显著。从1993年的《新加坡温州会馆70周年纪念特刊》的会员通讯录中发现,867户会员中,从事木工的会员下降至15.45%,显然温州人在木器业独占鳌头的时代已成过去。
职业的多元化,也让在新加坡的温州人参与当地社会事务的层次越来越高,其中涌现不少优秀分子。曾在2003年任新加坡温州会馆会长的余蒋江,就是代表之一。在开办博艺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工作的同时,他积极投身公益,经常性组织社区助学、助医、救灾等活动,因此荣获了新加坡政府颁发的公共服务勋章。

第三代人】

寻访“温州根”“温州情”

           如今,第三代新加坡温籍青年,虽然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但是,血脉里流动的乡情基因,仍让他们对温州始终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余世雄长大成年以来的印象中,温州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直到90多岁高龄的爷爷、老侨领余心畴先生准备回乡安度晚年之时,余世雄的温州情结才变得越来越浓郁。几次陪同爷爷回乡的过程中,他看到温州的巨大变化,令他萌生报效家乡的热情。
“爷爷20多岁时离开家乡,老来总难忘叶落归根;爸爸七八岁时就离开温州,对家乡的感情不如爷爷;到我这一代,乡情的概念就更淡了。”他说,在家里,爸爸与爷爷用温州话交流,而他则只能听懂一半。除了爸爸、爷爷的温州朋友们,余世雄对温州的记忆不多。
也正因此,温州会馆现在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修复年轻一代温州后裔心中出现断层的“温州情结”。
会馆一楼大厅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照片,其中有一组特别有意思,名为“温州小吃烹饪比赛”。会馆妇女组主任谢美柳说:“我们每人做一道菜,端出来尝,看谁做得最好吃。”有的做敲鱼,有的做麦饼,有的做江蟹生。谢美柳的拿手菜是肉冻。当问及谁的菜最抢手时,七八个人都不约而同指向副会长郑孟钒:“诺,他做的松糕,味道好兮好。”
小吃里有抹不去的家乡味。会馆组织这样的活动,年轻一代也都很喜欢来参加,这是他们与“温州”最好的联系方式之一了。
更多的年轻人还参加了会馆举办的温州话培训班。郑孟钒自告奋勇担任授课老师。他说:“没有教材,我就从各种书里找出对应的白话,一字一句地教。”每年新春团拜时,会长都会事先写好一段祝福的话,请15岁以下的小会员上台来讲。当然,写的是中文白话,讲出来则必须用温州方言了。做床垫生意的会长陈冠亨还备好丰厚的礼物——一张价值800新加坡元的名牌床垫,奖励给讲得最流利的小会员。
谈到“温州根”“温州情”,陈冠亨还不忘拿出2007年2月的一份《联合早报》,报纸上刊登了一篇让?平与新加坡温州会馆同乡共叙乡情的报道。陈冠亨说,那几天,加蓬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让?平访问新加坡时,携妻子和外甥探访温州会馆,认祖寻根。同为温州人的后裔,同样的血缘使得让?平与温州会馆的同乡相见甚欢,他们一起品尝新加坡华人独特的新春佳肴“捞起”——陈冠亨指着照片介绍。照片中,十多张笑脸盈盈,十多双筷子聚拢,“捞起”浓浓乡情……
86岁“高龄”的温州会馆,已把培养年轻的接班人提上日程,以期年轻一代能早日负起继往开来的重任,林亚弟的30岁的儿子最近成为温州会馆最年轻的董事。因此,会馆的不少活动越来越蓬勃有朝气,卡拉OK、气功班、讲座、节庆等,几乎月月有活动,每次活动都吸引不同年纪的同乡积极参加。
现在,直接与间接参与会馆会务的新一代温州后裔正越来越多。在这里,他们重温故乡情,重听故乡事,重闻故乡音,重品故乡味……“第一个海外温籍侨团”今天丝毫不显苍老,她不断焕发出独特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温州游子以家的温暖。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 马玉瑛)/ 摘自人民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乐捐教育基金--《芳名录》

岁末年晚,本年度的教育基金获得本会董事的热烈响应,大家当仁不让,慷慨解囊;发挥了“温州一家人”不分彼此,同德同心的精神!在此,仅向大家致以万二分的谢意!!!